自古以来,宝山就是航运、交流、商贸的重要集聚地。近代两次吴淞开埠,开辟了宝山“百年开埠、百年工业、百年市政、百年军事、百年教育”五个百年基业。改革开放后的宝山,以宝钢为代表的大批央市属企业落户,港口物流、集装箱储运、加工贸易等产业快速发展,成为上海乃至全国重工业的基地。
宝山区坚持从自身最有条件、最有优势的领域入手,产业升级取得了新突破。宝山大力发展以“互联网+”平台经济为引领的现代服务业产业集群,建成了全国最大的钢铁大宗商品交易中心,打造出全国规模最大的钢铁行业电子服务平台。宝山电子商务集聚企业近300家,形成一批又一批准“独角兽”和“隐形冠军”企业。2013年,初创期只有数万元的“微盟”在宝山起步,如今估值近10亿美元,年交易额突破30亿元。“爱回收”已是国内最大的电子产品回收、以旧换新平台,市值超过15亿美元。
围绕产业集聚谋篇布局,在邮轮、机器人、新材料、石墨烯、3D打印等产业领域取得了突破性进展。上海18个功能性平台之一的石墨烯产业技术功能型平台被列入上海科创中心“四梁八柱”建设项目,目前已成功孵化6家企业。在超碳、超导、超硅等前沿新材料领域方面,已实现超导电缆产业化项目投产,预计到2025年全面产业化,超导产业规模将占全市半壁江山。
国家“两机专项”之一的重型燃气轮机项目也落户宝山,规划建设14个实验台位;无人艇、高分辨率卫星观测系统等国家科技攻关重大项目等也先后落地;与临港集团、博泰集团三方合作,共同打造国家级车联网产业集群;与上汽集团华域汽车战略合作,联手推进新能源汽车产业集聚发展,总投资过百亿,华域麦格纳电驱动系统、华域驱动电机2个项目年内先行启动。
近年来,宝山年均完成产业结构调整转型升级项目100多项、盘活土地2000余亩。在吴淞工业区,冶金、化工、建材和有色金属等老工业逐步调整出去,园区将成为新材料和智能硬件基地。南大地区着眼于“脱胎换骨”式转型,规划建设2.5平方公里城市“绿肺”以及外环绿带、沪嘉生态廊道等,实现从“藏污纳垢”向“中环绿洲”的蝶变。
改革开放40年来,宝山产业结构由“二三一”转变为“三二一”。2017年,宝山区级增加值1147.4亿元,是1978年的502.1倍,按现价计算年均增长17.3%。2017年工业总产值1425.9亿元,是1978年的843.7倍,年均增长18.9%。
本文来自解放日报,本文观点不代表石墨烯网立场,转载请联系原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