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州市委书记费高云在2017中国常州科技经贸洽谈会开幕式上向中外来宾展示常州的“科技经贸”朋友圈。 魏佳文 摄
常州扩“科技经贸”朋友圈:千余外资企业“加分”智能制造“成绩单”
中新网常州9月29日电 (唐娟 魏佳文)“截至目前,常州拥有外商投资企业3800多家,世界500强在常州设立企业65家,400多家本土企业走向全球。”9月28日下午,常州市委书记费高云在2017中国常州科技经贸洽谈会开幕式上向中外来宾展示常州的“科技经贸”朋友圈,越来越多的外商投资企业加入“朋友圈”,实力“加分”常州智能制造的“成绩单”:今年上半年,常州地区生产总值增速列江苏省第二,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速列江苏省第三,工业投资总量和增幅均列苏南第一。
“历史悠久、人杰地灵”是常州的城市名片,作为一座有着深厚底蕴的江南文化名城,新时代下的常州更是长三角地区特色鲜明、活力彰显的“智造名城”。连续13年举行的科技经贸洽谈会已成了常州和海内外客商进行经贸交流的重要桥梁。在此次科技经贸洽谈会开幕式上,25个重大项目作为新的“好友”加入常州“科技经贸”朋友圈,其中外资项目13个、内资项目12个,涉及轨道交通、汽车零部件、新材料、生物医药、通讯科技、文化产业等领域,全面助推“小制造”升级“大智造”。
25个重大项目作为新的“好友”加入常州“科技经贸”朋友圈。 魏佳文 摄
产业层次迈上“中高端”
“常州‘智造’实力的底气来源于产业的不断升级。”常州市委书记费高云在开幕式上亮出了常州制造产业殷实的“家底”:2016年常州十大产业链规上工业产值突破4200亿元,占规上工业比重达34.3%。新能源汽车及核心零部件、以石墨烯和碳纤维为代表的新材料等产业实现重大突破,光伏产业综合实力国际领先,石墨烯产业集聚度全国最高。据了解,常州围绕深入推进工业经济“三位一体”转型升级战略,累计投入财政资金12.98亿元,聚力打造“工业明星城市”升级版。截至目前,常州装备制造业产值占比超过40%,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比达44.5%,现代服务业增加值占比超过50%。常州的产业层次迈上了更高的台阶,助力打响“常州智造”品牌。
创新创业成为“强引擎”
城市的转型升级离不开创新创业的“强引擎”。在这场以信息化为“风帆”、以智能制造为“船舵”的第四次工业革命“浪潮”中,常州以“打造全国一流的智能制造名城”为方向,追寻智能制造的“诗和远方”。
创立于1993年的瑞声科技如今已是全球最大的声学元器件制造商之一。在全球,每三只正牌手机中,就有一只手机的受话器、扬声器、马达等来自瑞声科技。25年来,每一个产品都见证了瑞声科技的创新升级,它的产品已从微型声学、光学、无线射频上扩展到了生命科学、新材料及新能源等领域。
瑞声科技的成绩只是常州新型工业化发展的一个缩影。记者了解到,常州的电力装备、轨道交通装备、太阳能光伏、农机装备、基础零部件和机器人、生物医药等产业,均已成为具有区域标志性的优势特色产业,并涌现出和“瑞声科技”一样出色的中简科技、五洋纺机等200多个行业单打冠军,培育了50家上市公司,126家“新三板”挂牌企业,总数位于江苏省前列,特别是今年以来已有7家企业上市、6家企业过会,创造了常州企业上市年度历史新高。
开放合作扩大“朋友圈”
“常州坚持全方位开放战略,拓展对外开放的空间和领域,不断提升企业、产业、园区、城市、人才五个国际化水平。”费高云在开幕式上表示,正是由于常州开放合作的包容态度,现今每年来常州的境外人士超过10万人,21个国家的48个城市与常州缔结成为友好城市。据悉,截至去年,常州实有外商投资企业3800多家,涉及107个国家和地区,主要分布在新能源、汽车零部件、装备制造、新材料、机器人、电子、电气、机械、纺织服装、轻工等领域,拥有蒂森克虏伯、西门子、朗盛、爱科、安川、纳博特斯克等一批重大外资项目,外资对全市工业投入和规上工业产值、利税的贡献达到1/3,出口约占1/2,创造就业岗位近30万个。在大规模“引进来”的同时,瑞声科技、天合光能、华利达、金昇集团等一批优势企业相继“走出去”,并购境外优质资产,设立境外研发中心,打造境外产业园区,建立境外生产基地,形成了常州企业海外军团。中以常州创新园、中德创新园区成为国家间合作项目,苏澳合作园区正式落户,常州机场实现一类口岸开放,开放合作的道路越走越宽。
本文来自中国新闻网,本文观点不代表石墨烯网立场,转载请联系原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