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123字-详解锂电池未来趋势

本报告基础数据均采集自公开资料及报告所列相关机构,报告的数据、结论和建议仅供借鉴参考,小编已经力争数据准确,但知识有限,难免纰漏错误,恳请后台回复批评指正。

本文主要内容:

一.2017锂电池5大趋势前瞻

二.最具潜力的几种锂电池材料

三.锂电池负极材料(硅碳负极)

四.锂电池正极材料

五.锂电池市场需求及预测

一.2017锂电池5大趋势前瞻

① 政策扶持及监管趋稳,行业准入门槛抬升;

② 动力电池产业淘汰加速,新格局将在2017 年开始重塑;

③ 电池企业与整车厂合作将不断升级;

④ 资本驱动力愈显,兼并购及IPO 大潮延续;

⑤ 四大材料价格趋稳,新材料产业化应用加速;

二.最具潜力的几种锂电池材料

7123字-详解锂电池未来趋势

1、硅碳复合负极材料

7123字-详解锂电池未来趋势

数码终端产品的大屏幕化、功能多样化后,对电池的续航提出了新的要求。当前锂电材料克容量较低,不能满足终端对电池日益增长的需求。

硅碳复合材料作为未来负极材料的一种,其理论克容量约为4200mAh/g,比石墨类负极的372mAh/g高出了10倍有余,其产业化后,将大大提升电池的容量。目前各大材料厂商纷纷在研发硅碳复合材料,如BTR、革鑫纳米、杉杉、华为、三星等。现在硅碳复合材料存在的主要问题有:

1、充放电时,体积膨胀,吸液能力强; 2、循环寿命差。目前正在通过硅粉纳米化,硅碳包覆、掺杂等手段解决以上问题,且部分企业已经取得了一定进展。

2、钛酸锂

7123字-详解锂电池未来趋势

近年来,国内对钛酸锂的研发热情较高,钛酸锂的优势主要有:1、循环寿命长(可达10000次以上),属于零应变材料(体积变化小于1%),不生成传统意义的SEI膜; 2、安全性高。其插锂电位高,不生成枝晶,且在充放电时,热稳定性极高;3、可快速充电。

目前限制钛酸锂使用的主要因素是价格太高,高于传统石墨,另外钛酸锂的克容量很低,为170mAh/g左右。只有通过改善生产工艺,降低制作成本后,钛酸锂的长循环寿命、快充等优势才能发挥作用。结合市场及技术,钛酸锂比较适合用于对空间没有要求的大巴和储能领域。

3、石墨烯

7123字-详解锂电池未来趋势

石墨烯自2010年获得诺奖以来,广受全球关注,特别在中国。国内掀起了一股石墨烯研发热潮,其具诸多优良性能,如透光性好,导电性能优异、导热性较高,机械强度高。石墨烯在锂离子电池中的潜在应用有:1、作负极材料。石墨烯的克容量较高,可逆容量约700mAh/g,高于石墨类负极的容量。另外,石墨烯良好的导热性能确保其在电池体系中的稳定性,且石墨烯片层间距大于石墨,使锂离子在石墨烯片层间扩散通畅,有利于提高电池功率性能。由于石墨烯的生产工艺不成熟,结构欠稳定,导致石墨烯作为负极材料仍存在一定问题,如首次放电效率较低,约65%;循环性能较差;价格较高,明显高于传统石墨负极。2、作为正负极添加剂,可提高锂电池的稳定性、延长循环寿命、增加内部导电性能。

鉴于石墨烯当前的批量生产工艺不成熟、价格高昂、性能不稳定,石墨烯将率先作为正负极添加剂在锂离子电池中使用。

4、富锂锰基正极材料

7123字-详解锂电池未来趋势

高容量是锂电池的发展方向之一,但当前的正极材料中磷酸铁锂的能量密度为580Wh/kg,镍钴锰酸锂的能量密度为750Wh/kg,都偏低。富锂锰基的理论能量密度可达到900Wh/kg,成为研发热点。

富锂锰基作为正极材料的优势有:1、能量密度高; 2、主要原材料丰富。由于开发时间较短,目前富锂锰基存在一系列问题:1、首次放电效率很低; 2、材料在循环过程析氧,带来安全隐患;3、循环寿命很差;4、倍率性能偏低。

目前解决这些问题的手段有包覆、酸处理、掺杂、预循环、热处理等。富锂锰基虽然克容量优势明显,潜力巨大,但限于技术进展较慢,其大批量上市还需时间。

5、动力型镍钴锰酸锂材料

7123字-详解锂电池未来趋势

一直以来,动力电池的路线存在很大争议,因此磷酸铁锂、锰酸锂、三元材料等路线都有被采用。国内动力电池路线以磷酸铁锂为主,但随着特斯拉火爆全球,其使用的三元材料路线引起了一股热潮。

磷酸铁锂虽然安全性高,但其能量密度偏低软肋无法克服,而新能源汽车要求更长的续航里程,因此长期来看,克容量更高的材料将取代磷酸铁锂成为下一代主流技术路线。

镍钴锰酸锂三元材料最有可能成为国内下一代动力电池主流材料。国内陆续推出三元路线的电动车,如北汽E150EV、江淮IEV4、奇瑞EQ、蔚蓝等,单位重量密度较磷酸铁锂电池有很大提升。

6、碳纳米管

7123字-详解锂电池未来趋势

碳纳米管不属于新东西,其之前作为储氢材料被广泛研究,但其用在锂电池内的时间却较晚。2009年就有碳纳米管出售,由于价格太高,几乎无人问津。如今随着工艺改进,成本下降,及锂电内部体系的更高要求,碳纳米管逐渐被电芯企业认可。

如今锂电池的容量和功率越来越高,碳纳米管的优异性能派上用场。碳纳米管作为锂电池导电剂的优势有:1、导电性能优异,其电阻率为2-6*10-4Ω.cm;2、优异的热传导性,碳纳米管室温下的热传导性可达到6000w/m/k,能有效传递电池充放电时集聚的热量,特别是高倍率情形下,随着高容量和高倍率电芯的兴起,碳纳米管将获得广泛的应用。

7、涂覆隔膜

7123字-详解锂电池未来趋势

隔膜对锂电池的安全性至关重要,这要求隔膜具有良好的电化学和热稳定性,以及反复充放电过程中对电解液保持高度浸润性。

涂覆隔膜是指在基膜上涂布PVDF等胶黏剂或陶瓷氧化铝。涂覆隔膜的作用是:1、提高隔膜耐热收缩性,防止隔膜收缩造成大面积短路;2、涂覆材料热传导率低,防止电池中的某些热失控点扩大形成整体热失控。

8、陶瓷氧化铝

7123字-详解锂电池未来趋势

在涂覆隔膜中,陶瓷涂覆隔膜主要针对动力电池体系,因此其市场成长空间较涂胶隔膜更大,其核心材料陶瓷氧化铝的市场需求将随着三元动力电池的兴起而大幅提升。

用于涂覆隔膜的陶瓷氧化铝的纯度、粒径、形貌都有很高要求,日本、韩国的产品较成熟,但价格比国产的贵一倍以上。国内目前也有多家企业在研发陶瓷氧化铝,希望减少进口依赖。

9、高电压电解液

7123字-详解锂电池未来趋势

提高电池能量密度乃锂电池的趋势之一,目前提高能量密度方法主要有两种:一种是提高传统正极材料的充电截止电压,如将钴酸锂的充电电压提升至4.35V、4.4V。但靠提升充电截止电压的方法是有限的,进一步提升电压会导致钴酸锂结构坍塌,性质不稳定;另一种方法则是开发充放电平台更高的新型正极材料,如富锂锰基、镍钴酸锂等。

正极材料的电压提升后,需要与之配套的高电压电解液,添加剂对电解液的高电压性能起到关键性作用,其成为近年来的研发重点。

10、水性粘结剂

7123字-详解锂电池未来趋势

目前正极材料主要使用PVDF做粘结剂,用有机溶剂进行溶解。负极的粘结剂体系中有SBR、CMC、含氟烯烃聚合物等,也会用到有机溶剂。在电极片制作过程中,需要将有机溶剂烘干挥发,这既污染环境,又危害员工健康。干燥蒸发的溶剂需用特殊的冷冻设备收集并加以处理,且含氟聚合物及其溶剂价格昂贵,增加了锂电池的生产成本。另外,SBR/CMC粘结剂在加工过程中易粘辊,且难以用于正极片制备,使用范围受到限制。

出于环保、降低成本、增加极片性能等需求考量,水性粘结剂的开发势在必行。

三.锂电池负极材料(硅碳负极)

7123字-详解锂电池未来趋势

硅是目前人类至今为止发现的比容量(4200mAh/g)最高的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是一种最有潜力的负极材料,但硅作为锂电池负极应用也有一些瓶颈,第一个问题是硅在反应中会出现体积膨胀的问题。通过理论计算和实验可以证明嵌锂和脱锂都会引起体积变化,这个体积变化是320%。所以不论做成什么样的材料,微观上,在硅的原子尺度或者纳米尺度,它的膨胀是300%。在材料设计时必需要考虑大的体积变化问题。高体积容量的材料在局部会产生力学上的问题,通过一系列的基础研究证明,它会裂开,形成严重的脱落。

硅体积膨胀会导致一系列结果

1. 颗粒粉化,循环性能差

7123字-详解锂电池未来趋势

2. 活性物质与导电剂粘结剂接触差

7123字-详解锂电池未来趋势

第二个问题就是在硅表面的SEI膜是比较厚且不均匀的,受温度和添加剂的影响很大,会影响锂离子电池中整个比能量的发挥。

7123字-详解锂电池未来趋势

石墨表面因为导电性特别好,相对来说SEI膜比较均匀,它的组成跟硅负极不一样。为了研究这个问题,中科院相关科学家做了模型材料,通过微加工做成硅纳米柱。观察这种材料在充放电过程中SEI膜的生长,我们发现随着循环次数的增加,SEI膜逐渐把硅柱中间的空隙填上,覆盖完后还会继续生长大概4.5µm,在硅表面如果不加任何处理,SEI膜可以长得很厚。这说明它是多孔的,溶剂始终能够接触到浸到硅的表面,这样在全电池设计时是不行的。怎么样解决这个问题,中科院科相关学家做了一些尝试在硅上做了碳包覆,为了做对比,我们硅上只做了部分的石墨烯包覆,其他地方空出来。最终看到包覆和不包覆SEI膜的生长情况不一样,碳包覆的SEI膜就明显减少,没有包覆的SEI膜就有很多。

7123字-详解锂电池未来趋势

从长期的基础研究来看,①通过硅粉纳米化;②硅碳包覆;等技术手段可以有效解决硅在锂电池负极应用中遇到的问题。无论是纳米硅碳还是氧化亚硅碳,硅力求做到以下几点:

  1. 硅粒径:<20nm(理论上越小越好)
  2. 均匀度:标准偏差小于5nm
  3. 纯度:>99.95%
  4. 形貌:100%球形率

7123字-详解锂电池未来趋势

另外,完整的表面包覆非常重要,防止硅和电解液接触,产生厚的SEI膜的消耗。微观结构的设计也很重要,要来维持在循环过程中电子的接触,离子的通道,体积的膨胀。

7123字-详解锂电池未来趋势

碳包覆机理在于:Si的体积膨胀由石墨和无定形包覆层共同承担,避免负极材料在嵌脱锂过程因巨大的体积变化和应力而粉化。碳包覆的作用是:

(1)约束和缓冲活性中心的体积膨胀

(2)阻止纳米活性粒子的团聚

(3)阻止电解液向中心渗透,保持稳定的界面和SEI

(4)硅材料贡献高比容量,碳材料贡献高导电性

7123字-详解锂电池未来趋势

四.锂电池正极材料

7123字-详解锂电池未来趋势

图a是常见的正极材料电位和克容量值(LFSF-氟化铁酸锂铁,LTS-硫化锂钛)

图b是转化型正极材料的电位和克容量值

图c是常见的负极材料电位和克容量值

图d是所有的正负极材料电位和容量的均值

上图可以为研究者对电池电压,容量,电解液,添加剂的选型等提供依据。

新型电池材料的开发方向集中展示在下图,下面将提到一系列代表性的正极和负极材料,从目前商业化可用的材料到可能在未来商业化的有希望的新材料,另外还有一些正负极材料研究的基本性质,机会,挑战和最新进展。

7123字-详解锂电池未来趋势

增强电池性能的策略:

a减小活性材料的粒径尺寸:带来更快的离子电子传导率/更高的表面活性/改善机械稳定性

b形成复合材料:引入导电介质/机械支撑机构

c掺杂和接枝官能团

d微调粒子的形态

e表面包覆

f对电解质的改性

这里主要包括层状LCO,尖晶石LMO,橄榄石LFP等晶体结构。大多数正极材料研究集中在过渡金属氧化物和聚阴离子化合物上,因为它们具有较高的电压和较高的容量(100-200mAh/g和3-5V平均电压)。图e给出了典型的正极材料充放电曲线。

7123字-详解锂电池未来趋势

以下列举了具有代表性想正极材料特性以及目前的发展水平

7123字-详解锂电池未来趋势

1.钴酸锂LCO

LCO正极材料是由Goodenough首次提出,并且由Sony首先将其并成功商业化。

优点是高比容量,高电压,低自放电已经良好的循环性能,至今仍广泛应用。

主要的缺点是成本高,热稳定性差和高倍率和深循环的容量的快速衰上。

成本高是由于Co元素的价格高,可以在图一中看到Co的价格。

热稳定性差是指高温150℃状态下正极LCO结构被破坏释放出大量的热造成电池热失控起火爆炸。LCO是目前商业化正极材料中热稳定性最差的。虽然热稳定性也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非材料因素,例如电池设计和电池尺寸,但由于释放的氧和有机材料之间的放热反应,LCO通常经历超过200℃的热失控。

深循环(脱锂电位4.2V以上,意味着大约50%以上的Li脱出)导致晶格畸变从而恶化循环性能 。

对LCO的改性方面:对许多不同金属(Mn, Al, Fe, Cr)作为钴掺杂剂/部分代用品进行过研究,虽然证明有一些效果,但对性能的提升有限。各种金属氧化物的涂层(Al2O3, B2O3, TiO2, ZrO2),因为他们的机械和化学稳定性可以减少LCO的结构变化和与电解质的副反应,增强的LCO稳定性,甚至对深循环性能特性有一定改善。

2.镍酸锂LNO

LNO具有和LiCoO相同的晶体结构和275mAh/g的类似理论比容量,与LCO相比主要在成本是低很多,但是LNO的问题在于Ni2+有替代Li+的倾向在脱嵌Li的过程中会堵住Li的扩散通道。安全性和稳定性方面LNO比LCO更容易造成热失控。另外在高SOC条件下的热稳定性差可通过Mg掺杂来改善 ,添加少量Al能提高两者的热稳定性和电化学性能.

3.镍钴铝酸锂NCA

LiNi0.8Co0.15Al0.05O2 (NCA)目前已经被商业化应用,例如松下为Tesla开发的动力电池。其优点在于拥有较高的比容量200mAh/g和相对LCO更好的日历寿命。但在国内刚刚处于起步阶段。关于其失效模式有报道说其在升高的温度下(40-70℃)容量衰减,是由于SEI和微裂纹的生长。

4.锰酸锂LMO

LMO由于其稳定性和较低的成本优势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是其主要缺点是较差的循环性能,原因是在Li脱出的过程中其层状结构有变为尖晶石结构的趋势和循环过程中Mn的溶解的不利影响。具体讲是由于Mn3+的歧化反应形成Mn2+和Mn4+,2价Mn离子可以溶解在电解质中破坏负极的SEI,所有含Mn的正极都存在这个反应。伴随着含Mn电极的电池老化,电解质和负极中Mn的含量逐渐增加,石墨负极阻抗变大,这一点已经很明显。但对比LTO负极没有显著的变化(如下图红色曲线)。改性方面一般采用阳离子参杂改善LMO的高温循环稳定性。

7123字-详解锂电池未来趋势

NMC是现今锂离子电池研究的一大热点。与钴酸锂相比,具有以下显著优势:

1.成本低:由于含钴少,成本仅相当于钴酸锂的1/4且更绿色环保。

2.安全性好:安全工作温度可达170℃,而钴酸锂仅为130℃

3.电池的循环使用寿命延长了45%。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高Ni三元材料(LiNi 0.8Co 0.1Mn0.1O2)有更高的能量/功率密度(在较高Ni含量下有更多的Li脱出而结构稳定)。而外层是Mn和Co取代的NMC (的LiNi 0.46钴0.23锰0.31 Ø 2)为更好的循环寿命和安全性。

聚阴离子化合物

1.磷酸铁锂LFP

LFP拥有良好的热稳定性和功率性能,结构如图4C,其主要缺点是较低的电位和较差的离子导电性。对LFP纳米化,碳包覆和金属参杂是提高其性能的方法。如果不用炭包覆有纳米化的LFP和导电剂均匀混合也同样可实现良好的导电性。然而通常纳米化的LFP电极的低压实密度限制了LFP电池的能量密度。

其它橄榄石结构包括LiMnPO4(LMP),比LFP提高了0.4V的平均电压(表1),从而提高了能量密度。

此外还有Li3V2(PO4)3(LVP)表现出相当高的工作电压(4.0V)和良好的容量(197mAh/ g)。LVP/C纳米复合材料在5C的高速率下表现出95%的理论容量。

2.LiFeSO4F(LFSF)

因为它的高电池电压和合理比容量(151mAh/g) 。而且LiFeSO4F具有更好的离子/电子导电性,因此它不需要碳涂层或纳米化颗粒。

转化正极材料

转化电极在锂化/脱锂期间经历固态氧化还原反应,其中结晶结构发生变化,伴随着断裂和重组的化学键。转化电极材料的完全可逆电化学反应通常如下:

7123字-详解锂电池未来趋势

A型的正极中式(1)包括含有高价(2价或更高)的金属离子,可以得到较高的理论容量的金属卤化物。

B型正极包括S, Se, Te, I.其中S因它的高理论比容量(1675mAh/g),成本低,以及在地壳的丰富储量已经被大量研究。

图b显示出了完整的S转化反应,其涉及可溶于有机电解质中间体多硫化物的中间步骤。

图c给出了转换型正极的典型放电曲线。BIF3和CUF2表现出高电压平台。相比较而言,S和Se也显示非常平坦和长电压平台,表示两个固相之间的反应具有良好的动力。

7123字-详解锂电池未来趋势

氟和氯化合物

由于中等电压平台和较高的理论比容量,金属氟化物(MF)和氯化物(MCI)近来也已经被积极地研究。然而,MF和MCL通常有比较大的电压滞后,体积膨胀,副反应,和活性材料的溶解(如下图)。大多数MF,包括FEF3和FEF2,是因为金属卤键的高度离子特性引起的带隙大而带来的较差的电子传导性。但他们的开放式结构可以支持良好的离子传导 。相同的原因,氯化物也具有差的电子电导率。

7123字-详解锂电池未来趋势

硫和硫化锂

硫具有1675mAh/g的高理论容量,同时还具有成本和丰富的储量优势。然而,缺点是S为主的正极从低电势,低电导率,中间体反应产物(多硫化物)在电解质的溶解,和(在纯S的情况下)非常低汽化温度,其在真空下干燥电极引发S损失。而硫大约80%的体积变化,这可能会破坏碳复合材料在电极的电接触 。

为了减轻溶解和体积膨胀的影响,可以将S包覆在具有过量内部空隙空间的中空结构中。聚乙烯吡咯烷酮聚合物,碳和TiO2 已经通过使用渗透和化学沉淀浸渍硫。当在薄电极构造的半电池中测试时,这些复合材料显示出有时接近1000个循环的循环寿命。

为了避免膨胀,防止干燥过程S蒸发,并形成完整的电池阳极,电极可以制成Li2S的形式。这是因为Li2S具有更高的熔点。

电解液的修饰也是改善S溶解的一个通用方法。LINO3和P2S5添加剂用于形成良好的SEI在Li金属的表面,以防止还原和多硫化物的随后沉淀。也可加入锂多硫化物以暂时降低正极的溶解,固态电解质也可以防止多硫化物的溶解,并在同一时间,通过避免锂枝晶短路增强电池安全。

五.锂电池市场需求及预测

7123字-详解锂电池未来趋势

7123字-详解锂电池未来趋势

锂电池市场需求及容量

7123字-详解锂电池未来趋势

7123字-详解锂电池未来趋势

7123字-详解锂电池未来趋势

7123字-详解锂电池未来趋势

7123字-详解锂电池未来趋势

锂电池产业链结构

7123字-详解锂电池未来趋势

中国正极材料产量情况

7123字-详解锂电池未来趋势

中国负极材料产量情况

7123字-详解锂电池未来趋势

中国隔膜材料产量情况

7123字-详解锂电池未来趋势

中国电解液材料产量情况

7123字-详解锂电池未来趋势

本报告基础数据均采集自公开资料及报告所列相关机构,报告的数据、结论和建议仅供借鉴参考,小编已经力争数据准确,但知识有限,难免纰漏错误,恳请后台回复批评指正。

本文来自清新电源网,本文观点不代表石墨烯网立场,转载请联系原作者。

(0)
石墨烯网石墨烯网
上一篇 2017年8月16日 17:35
下一篇 2017年8月17日 09:47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
客服

电话:134 0537 7819
邮箱:87760537@qq.com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