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招商已经不再考虑石墨烯制备企业了。”无锡惠山国家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办公室主任高佳表示,国内石墨烯制备企业已经足够多,无锡将专注应用。
根据公开数据来梳理产能:无锡第六元素(100吨)、厦门凯纳-中泰化学(100吨)、宁波墨西科技(500吨)、唐山建华集团(100吨)、广东鸿纳(东莞)新材料(3000吨)、四川德阳稀碳(30吨)、山东济宁利特(150吨)、常州墨之萃(600吨)、青岛德通(1000吨),主要制备商产能总量已达7000吨。
联合调研组走访省内15家石墨烯相关企业后得知,四川目前石墨烯粉体制备产能约50吨,计划或建设中产能约600吨。
专家估算,全国实际产量在100吨左右,达产率仅为1.4%。中国石墨烯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估计,下游应用消化不到200吨,照此测算,达产率依然不到3%。省内两家石墨烯制备商均表示,目前只有小批量出售。
高产能、低产量,石墨烯制备领域还值得投资吗?
中国科学院院士成会明表示,一方面,现在号称生产石墨烯的一些企业,是否真,很难说,貌似高产能中不少是“谎报军情”。另一方面,应用并没有真正展开,更大的需求没有打开。常州第六元素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瞿研同意这一说法,产业发展一定是上游在先,下游应用再发展,随着应用范围扩大,需求再促进上游产能进一步扩张。
无锡不招商石墨烯制备企业,还有更深一层原因。高佳坦言,常州的石墨烯制备发展良好,可与无锡形成配套。而常州方面表示,将立足优势,吸引更多制备企业。
省内外5家制备企业、4家材料使用企业向调研组表示,石墨烯制备存在巨大改进空间。
常州墨之萃科技有限公司产业中心总经理陆光俊表示,业内制备普遍存在“不可控”问题,即一批成品,其层数都不能确保一致,这必然削弱性能。成都创威新材料有限公司总经理叶平透露,购买的石墨烯粉体,使用前需做相应处理。德阳烯碳副总经理刘步云表示,100%单层的石墨烯还没有做出来。多位专家认为,纳米级的石墨烯制备依然较少,这个环节还有空白。
随着石墨烯下游产业的迅猛发展,对上游石墨烯制备将提出更加精细的要求,宏量可控、绿色环保、能满足个性产品需求的石墨烯制备项目,市场前景不言而喻。
本文来自四川日报,本文观点不代表石墨烯网立场,转载请联系原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