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欣然,一个校园里帅气的大男孩。在实验室指导学生操作仪器对二维半导体器件进行测量的他,看起来与周围的博士生并没有多大的区别,只是偶尔眼神显得异常锐利,透露出一丝坚毅和智慧。今年,5月4日,他获得全国青年最高荣誉——“中国青年五四奖章”。作为年轻的80后,他已是南京大学电子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2014年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同时也是全国最年轻的长江学者之一。
“我想,我遇到了一个好时候”
曾经是一名“学霸”的王欣然,2000年高中毕业后,以奥林匹克物理竞赛山东省一等奖的优异成绩保送至南京大学物理学专业。
4年耕耘,他以学分成绩全系第一以及多篇SCI(美国《科学引文索引》)论文的成绩毕业,并获得美国斯坦福大学全额奖学金,出国留学,继续在科研道路上进行更深一步的追求和探索。
2011年博士毕业后,王欣然面临着两个选择:留在国外工作或回国。很多留学生在找工作时,会在国内、国外同时找,然后选择比较理想的地方。王欣然却毅然回国,并且回国后仍然要从事科研,还是基础科学的研究。“当时可能会面临很多诱惑,比如是不是去大公司、去创业赚钱等。”王欣然坦言,至于回国后做什么,当时并没有清晰的概念,自己选这条路,做好了“板凳一坐十年冷”的心理准备,“就算回来没有大的成就,作为教师单纯去培养学生也很好”。
“其实这是一次人生道路的选择,直到今天,我仍为自己的决定感到庆幸。”王欣然说,国内良好的科研条件、充足的经费都让人觉得很放心。并且,他回国时,国家正在大力引进海外高层次人才,他赶上了首批“青年千人计划”,“我想,我遇到了一个好时候”。
“要做就做最前沿的原创性研究”
王欣然对科研有一股发自心底的兴趣。他从事的是电子科学国际前沿领域“二维材料的信息器件”,这个领域的顶尖科学家很多,要做出独创性的成果并不容易。
早在留学时,他选择从事下一代电子材料与器件研究。石墨烯是一种理想的电子材料,具有极高的信息处理速度,但石墨烯最大的问题在于不具备逻辑运算的功能,不能制成芯片。“当时,这是一个国际前沿难题。”王欣然说,经过反复持续的探索和实验,他大胆提出使用化学方法合成10纳米以下的石墨烯纳米带半导体,在国际上首次制造出互补型、高开关比石墨烯纳米带场效应晶体管,“这首次证明了石墨烯纳米带有望制造下一代自旋量子器件,有着巨大的潜在应用”。
“要做就要做最前沿的原创性研究”。回到南大后,他带着团队继续围绕“二维材料的信息器件”开展研究。4年多时间,不仅完成实验室的各方面建设,还在《科学》《自然》及其子刊等顶级学术期刊发表16篇论文,累计被引用1.2万次以上。
“我们目前正在研究一种新型的二维半导体,叫作类石墨烯,可以改善晶体管的关键性能。”王欣然说,当很多人在探索怎么用有机物质去堆叠二维材料时,他却选择用有机材料去进行气相生成。“我们不断进行尝试,结果发现能非常平地长出一个纳米单位的单层结构。这非常难得,一个纳米单位就像十万分之一张纸一样薄。”
这不仅为王欣然的研究打开了新的大门,也给国内同领域研究开辟了新的方向。“这得益于南京大学的科研理念。”王欣然告诉记者,“学校给了青年学者很大空间,不仅提供优越条件,还允许探索、允许失败,让我们能静下心来做原创性的研究。”
“团队成员像朋友一样共同前行”
现在,王欣然每周都在南大教授本科生基础物理学课程,与95后的学生在一起,80后的他没有感觉到任何代沟。“我很享受这个过程,会觉得自己特别年轻。年轻人之间的一些语言,只有跟学生们在一起才听得到。”
从最初的3名学生,到现在有本科生、硕士生、博士生20多人的团队,与王欣然朝夕相处的“同龄人”学生就更多了。“平时,王老师跟我们就像朋友一样。”博士生于志浩与王欣然同属80后,“这显得跟一般的老师不一样。”
整天和“超薄”的二维材料打交道,王欣然对科研的“精度”有着极其严格的要求。他希望学生能够独立思考。他要求学生每周轮流整理出国际期刊上发表的最新论文,进行研读,开阔视野,“在国际最前沿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在自己的方向上进行思考。”
“抗压能力、发现问题的能力,是科研人员的必备。”王欣然说,他也遭遇过失败和挫折,在斯坦福最初的3年多时间里,他的实验可以说毫无进展,“这时候有一个好的团队给以支撑非常重要。我希望大家能像朋友一样,共同前行”。(本报南京5月24日电 记者 缪志聪 实习生 张睿)
本文来自中国教育新闻网—中国教育报,本文观点不代表石墨烯网立场,转载请联系原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