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新突破:湖北中医药大学教授用石墨烯制针灸传感针

该校纳米生物传感中心张国军教授团队与针灸骨伤学院王华教授团队合作,采用电化学方法,在针灸针尖表面分别沉积金纳米颗粒与石墨烯,构建纳米针灸传感针。

石墨烯厚度仅0.335nm(纳米),被公认为世界上最薄却也是最坚硬的纳米材料,英国科学家因发现它还获了2004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它被认为是很好的生物传感材料,湖北中医药大学科学家将它与传统的针灸针相结合做成了针灸传感针,这还是全球首例。

该校纳米生物传感中心张国军教授团队与针灸骨伤学院王华教授团队合作,采用电化学方法,在针灸针尖表面分别沉积金纳米颗粒与石墨烯,构建纳米针灸传感针。张国军接受长江日报记者采访时介绍,针灸用针刺或火灸人体穴位来治病,但如何通过经络传导?西医角度看,机理是不清楚的,罩上了一层神秘色彩,而用上前沿生物纳米材料的针灸传感针,可以通过石墨烯传感器传回的各种指征,实时监控针灸的传导穴位处的生物分子信号,这将推进中医针灸学研究的国际化进程。

“首位获得诺贝尔科学奖项的中国本土科学家屠呦呦用现代的科学方法分析出青蒿的有效成分,她本人认为青蒿素的发现是中医走向世界的荣誉”,张国军介绍,用现代科学手段祛除神秘性,寻求治病机理,能让更多人认识中医药。

张国军介绍,他所在的纳米中心还在研发石墨烯场效应晶体管生物传感器,设想未来取代心电图和抽血化验,做成巴掌大的心血管检测仪器,“就像持有温度计一样成为家庭常备,随时一点,抽取一滴手指血就能监控心血管疾病”。

记者了解到,张国军把石墨烯做成生物传感器的研究,上月被全球科学指标数据库(简称ESI)收入前1%论文,哈佛大学国际纳米界著名科学家都曾引用过他的研究论文。ESI是全球11000多种学术期刊的1000多万条文献记录而建立的计量分析数据库,已成为当今世界范围内普遍用以评价高校、学术机构学术影响力的重要指标之一,1%意味着进入学术金字塔塔尖。

本文来自OFweek,本文观点不代表石墨烯网立场,转载请联系原作者。

(0)
石墨烯网石墨烯网
上一篇 2016年1月7日 06:24
下一篇 2016年1月7日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
客服

电话:134 0537 7819
邮箱:87760537@qq.com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