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城融合,“刷”出一个全新常州

谋大势,方成大事。石墨烯产业的生根开花并非是无心插柳,而是前瞻谋划。早在2012年,常州市、武进区、西太湖科技产业园就由三级财政出资5000万元,成立全球首家石墨烯研究院——江南石墨烯研究院,共同刺激新兴产业从“休眠态”转变为“激活态”,合力形成催化剂效应。

产城融合,首先面临的问题就是什么产?什么城?怎么融?近年来,常州以开阔的视野积极探索,一条清晰的路径逐步显现出来,那就是在产业升级、城市发展、民生建设、社会管理等各领域全面植入智慧因子,用智慧作为粘合剂,既催生出许多新的产业,还将产业和城市有机地融合在一起,进而实现产业转型重构和城市价值再造,使全市走上“以产兴城、以城促产、宜居宜业、融合发展”的新路。市委书记阎立说,以地级市为单位整体推进产城融合发展并形成体制、机制综合改革的制度成果,在国内没有先例可循,唯有改革和探索。

“前沿产业”拉动城市转型升级

英国曼彻斯特大学,石墨烯的诞生地;常州西太湖,石墨烯的产业化发祥地。强度是钢铁的200倍,却如此轻薄——1盎司石墨烯可以覆盖28个足球场;一立方英寸石墨烯气凝胶放在一片草叶上,草叶不会变形……被誉为“神奇材料”的石墨烯,以其神奇特性承载着无数产业想象空间。习近平总书记一直关注着产业应用,去年在江苏视察时,专门听取了常州江南石墨烯研究院的汇报;近日访问英国期间,又亲赴曼彻斯特大学石墨烯研究院参观。可以说,在石墨烯这个未来产业上,常州已与世界同频共振。

走进时尚现代的常州西太湖石墨烯展厅,全球首款石墨烯手机电容触摸屏、全球首款石墨烯重防腐涂料、全球首款石墨烯蛋白质分离试剂、全球最早制备平米级石墨烯透明导电薄膜……一个个颠覆性的新产品,创造了10项世界第一。随着全球首款石墨烯智能理疗护腰的发布,这项世界记录又被刷新。“你抢了吗?”支持人数12517,众筹金额9336782元!江南石墨烯研究院名誉理事长、深圳烯旺新材料公司董事长冯冠平教授打开京东众筹网页,石墨烯护腰众筹金额已经突破记录。冯冠平回忆起在省产业技术研究院向习近平总书记汇报石墨烯产业的情景,“总书记详细了解产品性能、市场应用、产业前景等,鼓励我们为中国智造贡献力量!随着全球石墨烯科研市场化步伐加快,未来石墨烯将从“工业味精”变成“工业维生素”,发展不可限量,除了即将掀起的智能穿戴革命,在太阳能、环保、军工、制造等各行业都有极为广阔的应用前景。

谋大势,方成大事。石墨烯产业的生根开花并非是无心插柳,而是前瞻谋划。早在2012年,常州市、武进区、西太湖科技产业园就由三级财政出资5000万元,成立全球首家石墨烯研究院——江南石墨烯研究院,共同刺激新兴产业从“休眠态”转变为“激活态”,合力形成催化剂效应。研究院院长张朝晖介绍说,以搭建平台、引进人才、孵化企业、培育产业为宗旨,研究院引进并培育了20多家高科技企业,总市值超过20亿元,申请专利占我国获得国外相关专利的1/4,预计2015年实现销售50亿元。目前,国家石墨烯新材料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正式获批并落户西太湖科技产业园,这是全国首个“国字头”的石墨烯产业化基地。对于石墨烯产业的未来,常州西太湖科技产业园党工委书记刘志峰瞄准了 “四个一”:一张未来常州的特色名片、一个百亿规模的特色产业、一个资本市场的“常州板块”和一个石墨烯产业的国家标杆,打响做靓“东方碳谷”品牌。

谋转型,落子铮铮。产业兴则城市兴。常州自觉将产城融合放在多种国家战略叠加的大机遇中谋划,把符合全球创新趋势、附加值水平高、具有较高资源配置能力和较强国际竞争力的“转型升级之产”作为现代产业体系的重心谋划。近年来,先后出台了“三位一体”工业经济转型升级、十大战略性新兴产业、 “双百”传统产业升级计划、“十百千”创新型企业培育计划、现代服务业和金融业三年行动计划等,按照“建链、强链、补链”要求,聚焦汽车整车、通用航空、轨道交通、智能装备制造、碳材料等十大产业链建设,以重大项目的“撑杆跳”,推动产业优化升级。

绿色之城让人“诗意栖居”

建筑,让人诗意栖居,也是城市的表情。产城融合是一幅立体展示城市长尾效应的完整拼图。常州的总体定位是建设空间均衡协调、产业活力强劲、城市品质高端、服务功能完备、市民乐业幸福的产城融合发展示范区,产城配置合理、产城协调发展、产城相融相生。这样的理念在住建部绿色建筑产业集聚示范区找到了现实注脚。

专家指出,产城融合发展的质量和高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城市城镇在区块功能优化、生活配套改善、社会治理创新和品质文化塑造等软实力方面的综合表现。要从产业发展不同阶段的实际需求出发,前瞻布局城市功能配套设施优化,提高生活配套设施的便利化、品质化和人性化,营造产业创新发展、可持续发展、绿色发展的城市氛围。

在常州,这些理念已经成为现实。美国诺森建筑以“搭积木”的方式建造房屋,20多层的高楼,通过工业化拼接,10多名工人1个月就可完成。80%以上的建安工作在车间里完成,一个工人的效率是传统建筑工人的500倍。记者了解到,目前已有中芬绿色科技产业园、中建国际、瑞典山特维克、北京太空板业等绿色建筑产业龙头以及万科、招商地产等知名绿色地产企业纷纷落户,绿色建筑的“未来城”初露现实模样:社区里分布的“星星电桩”,让新能源汽车出行十分方便;绿色能源,多元化,可再生,用电全部由太阳能、风能、沼气能等新能源来解决;绿色资源,循环利用,已知的节能手段一网打尽,如墙体节能、LED照明节能、地源热泵雨水回收等。

绿建区党工委书记徐宁把产业探索、人居生活示范放在一个维度考虑,“肩负系统化培育绿色建筑产业、产业化引领绿色建筑发展、引领绿色园区开发模式、形成规模化的绿色建筑和产业示范的探索使命,武进绿建区正是要探索建筑产业生产方式的绿色化,打造看得见、摸得着的绿色化产城融合示范。

产业促进人口集聚和城镇转型,城市满足人的生产需求和生活需求。常州让山更青、水更秀、天更蓝、地更净,绘就一幅富有江南特色的山水美丽长卷。太湖岸边,连绵水域宽阔悠长;古运河畔,真山真水与江南园林相映成趣;青山脚下,自然村落粉墙黛瓦;生态绿城,处处皆绿,人人可享。围绕生产生活的无缝对接、人的全面发展,投入大量资源提升公共服务。快速公交BRT联网成环,公交一元一票;住房保障全覆盖;公办学校义务教育阶段吸纳13.6万“新市民”子女就读,吸纳力达到87%;“绿色客厅”遍布城区,市民每步行10分钟,就有公共绿地、公共设施和免费公园;城乡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全覆盖;全市100多个菜场标准化改造,实现了环境商场化、食品安全化、价格大众化……留学生杜喜云说起出行体验,“常州人口比我们整个国家还多,路上却一点都不拥挤。特别是BRT太棒了,换乘也不收钱”。

“名仕之城”凝聚人这个最大变量

一位矢志改革的古人,在常州慨然上变法万言书。他是王安石;一位文风蔚然的古人,终老常州,眷“此邦多君子”,他是苏东坡;一位剑胆琴心的古人,慨叹“天下名士有部落,东南无与常匹俦”,他是龚自珍。人是产城融合的最大变量。常州,这座“名仕之城”的文化DNA就是处非常之世、走非常之路、做非常之事。

常州的人,上善若水,崇德重诺。自古传说的季子挂剑,源远流长地印证着常州人的厚德守义。全国首创的道德讲堂,全国精神文明建设的重大典型。首善之城,载誉全国。平民小善,刷新出这座城市的新高度。

常州的人,开放大气,务实创新。小桌子上唱大戏,苏南模式在这里发祥,工业明星城市的辉煌在这里铸造。9万多家民营企业三分天下有其二,一个个“隐形冠军”追求卓越,积极投身中国制造2025的工业4.0时代,拥抱互联网+的开放浪潮。

国家战略考量着人才优势。诺贝尔奖得主来了、首席科学家来了、中科院院士来了,海归人才来了。1800多个领军人才团队,近400名国家“千人计划”专家,创办1000多家科技企业,3000多项专利成果转化及产业化。

在常州科教城,来自全球1.6万名高科技精英,圆自己的梦,也为“常州梦”、“中国梦”书写新篇章:平均每天新增2.7件专利;每天新增一个产学研合作项目;年产出超60亿元……科教城鼓励企业老总、技术总监担任“产业教授”,把产业思维、实践应用之风吹进课堂;同时,大学教授也尝试进入公司,兼任科技副总,把创新思维、原创研究植入企业,真正实现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成为共济共荣的产业城市“共同体”。

美国芝加哥大学博士贡毅回国创办津通工业园,已有国内外30多家服务企业在这里安营扎寨,其中有瑞士通标标准技术、香港嘉里大通物流、美国Rubbershaw工业设计园等多家国际著名企业。GE美国高层说,他们在中国考察了100多个园区,最终选择津通并把最先进的无损伤设备探测项目放在这里。

一个现代化的城市必然是以“人”为纽带的“价值共同体”。在这座城市里,政府引导、市场领跑、民众点赞,每一种力量都向着同一个方向不断奔跑,迎接城市的下一段荣光,去演绎新的“常州故事”。

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清代诗人赵翼登高一唱,代表了常州人在创新中不断搏进的心得。

百舸争流,奋楫者先。在新“常州故事”里,人,必定是永远的主角。

本文来自常州日报,本文观点不代表石墨烯网立场,转载请联系原作者。

(0)
石墨烯网石墨烯网
上一篇 2015年12月7日
下一篇 2015年12月7日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
客服

电话:134 0537 7819
邮箱:87760537@qq.com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