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石墨烯具有的诸多新奇特性,近年来众多行业已经开始以石墨烯为蓝本勾勒美好的明天。而在资本追捧下,各石墨烯概念股更是牛气冲天、一涨再涨。然而在这些“浮华”背后,是各种石墨烯“概念”大行其道,我国石墨烯产业一直处于一种“飘在云端”的状态,产业化进程滞后,特别是高端石墨烯产品的产业化进程仍需进一步提速。
政策助力 石墨烯产业发展箭在弦上
2012年,工信部发布的《新材料产业“十二五”发展规划》将石墨烯作为前沿新材料之一;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973计划围绕“石墨烯宏量可控制备”、“石墨烯基电路制造设备、工艺和材料创新”等方向部署了一批重大项目;今年3月,工信部发布的《2015年原材料工业转型发展工作要点》中指出,要推动战略新材料领域健康发展,制定石墨烯等专项行动计划;近日,又有媒体报道,称工信部正在加紧制定《促进新材料产业健康发展指导意见》,石墨烯有望被列为重点新材料;同时,工信部拟制定石墨烯产业计划,并指导筹建产业联盟。
在国家相关政策的力挺下,2015年已经被业界称为“石墨烯产业化元年”。有机构预测,2015年中国石墨烯产业规模有望突破100亿元,并在5至10年内实现产业规模突破1000亿元的飞跃式发展。
科研“开花” 我国石墨烯发展潜力巨大
国家金融信息中心指数研究院日前发布了全球首个石墨烯指数。报告显示的中国石墨烯产业竞争潜力位居全球首位,这与我国石墨烯相关的科研力量众多密不可分。同时,石墨烯作为新兴产业,其发展水平与国家整体经济实力、科研投入等也具有很高的相关性。
在石墨烯研发方面,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已经陆续拨款超过3 亿元资助石墨烯相关项目;国家引导石墨烯产业成立了中国石墨烯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联盟成员已达53家,6位联盟常务理事单位分别对石墨烯技术路线、标准战略、专利布局、国际合作和产业促进进行支持和合理引导。
同时,民间资本也成为推动石墨烯“产学研用”构架形成的重要力量之一。在产业园和创业基金等的积极引导下,一些创业者以技术为资本成立公司,一些上市公司以资金为优势介入石墨烯领域。他们通过引进石墨烯技术、与科研机构签订合作协议、设立产业技术投资基金或从战略角度构建产业链等方式参与石墨烯研发生产。
据了解,我国是石墨烯研究和应用开发最为活跃的国家之一。数据显示,所有国家中,我国申请的石墨烯专利数量最多,已超过2200项,占全世界的三分之一。
三大短板 掣肘中国石墨烯产业化进程
目前中国石墨烯产业化进程仍然面临研发成果缺平台、高端应用缺技术、低端应用缺市场的三大短板。
现阶段,中国石墨烯的研发主体为高校和研究机构,研发偏重于基础科学而非实用技术,而产业化主体则是企业,更强调市场应用。研发主体与产业化主体间缺乏必要转化平台,将研发成果切实转化成产品。而科研机构与企业间的封闭状态,必然会导致石墨烯的潜在市场需求无法得到充分挖掘,产业化进程缓慢。
石墨烯的那些神奇特性,也即它的核心价值,均体现在高端应用领域,如半导体和微电子产业等。这些领域一旦爆发,可形成万亿级的产业链。同时这部分也是对石墨烯工艺要求最高、尚未实现工业化生产的领域。目前我国能够克服高端石墨烯产业化生产瓶颈并掌握石墨烯规模化生产技术的企业仍然还微乎其微。
而对于石墨烯的低端应用,最大瓶颈仍在于缺乏市场。如石墨烯在电池材料、功能涂料、散热器件等方面已经可以实现产业化生产,但由于受到下游应用市场发展的制约,导致上游的石墨烯产业化发展动力严重不足。
纵观我国石墨烯产业,上至国家,下至企业,都在尽自己所能推动这种神奇材料的商业化进程。只是,“长路漫漫”,业界仍在“上下求索”。
本文来自电池中国网,本文观点不代表石墨烯网立场,转载请联系原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