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新华社合肥11月28日电 (记者徐海涛、詹婷婷)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学者吴恒安、王奉超,与英国诺贝尔物理奖得主安德烈·海姆教授课题组及荷兰学者合作,近期在石墨烯类膜材料输运特性研究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有望解决燃料电池核心部件“质子传导膜”的燃料渗透等难题,为这种高能量、低污染的新型能源设备带来革命性进展。
燃料电池可将燃料的化学能直接变为电能,与普通电池相比,具有能量转化效率高、环境污染少、无需耗费充能时间等诸多优点。在降低对石油等传统能源依赖、提高能源安全以及提供高可靠度供电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但是,由于燃料电池中的核心部件“质子传导膜”存在燃料渗透等未解技术难题,极大地限制了燃料电池的大规模应用。
中外学者发现石墨烯以及氮化硼等具有单原子层厚度的二维纳米材料可以作为良好的“质子传导膜”,其他物质很难穿越,从而解决了燃料渗透的问题。此外,升高温度或加入催化剂可显著促进质子穿越的过程。
11月26日,国际权威学术期刊《自然》在线发表了这一研究成果。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教授Karnik评论认为,本项研究取得的突破性进展,在理论上已经达到美国能源部设定的2020年质子交换膜输运性能目标。
本文来自人民日报海外版,本文观点不代表石墨烯网立场,转载请联系原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