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从“一业独大”到“多业并举”

7月下旬,记者来到黑龙江鹤岗市和七台河市两个正承受转型之痛的煤城,探究他们破解煤城转型难题的创新之举。

作为资源大省,黑龙江13个地市中资源型城市占7个。近年来,黑龙江通过大力培养接续产业、提升改造资源型产业,使资源型城市重新获得城市发展的可持续动力——

7月下旬,记者来到黑龙江鹤岗市和七台河市两个正承受转型之痛的煤城,探究他们破解煤城转型难题的创新之举。

鹤岗煤炭开采已有百年历史。目前,全市范围煤炭可采储量大约在25亿吨左右,可开采期预计在60年至80年左右。煤炭收入占鹤岗财政约四成,全市一半是矿区人口,主要依靠发展煤炭精深加工和煤化工产业作为承载的转型经济。

培养接续产业,鹤岗在矿藏品类“移位”开发,趟出了一条煤城转型新路。

鹤岗市发改委主任武彦告诉记者,我们除了煤炭精深加工和煤化工产业外,石墨深加工就是鹤岗挖掘自身资源优势,进而“矿产移位”发展起来的替代产业。

鹤岗石墨储量居亚洲第一。鹤岗市的石墨产业正处在从粗加工逐步向深加工转型阶段。粗加工的石墨产品价格每吨不过5000元,而高纯石墨深加工产品每吨近40万元。尤其是将向石墨产业链高端产品——生产石墨烯发展,该产品在信息技术、新能源、复合材料等诸多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市场,一旦实现产业化其产值至少在万亿元以上。以石墨烯为转型新载体,带动上下游产业及相关业态的发展,吸引大批企业到鹤岗投资兴业,同时带动就业。

从目前情况看,煤城鹤岗从矿产品类“移位”转型还待进一步深入,向石墨产业链高端延伸,将石墨原料生产、技术研发、精深加工、市场销售等整合一体化发展,才能形成市场综合效应。

七台河市是煤城转型的又一个典型案例。2009年,七台河就被国家列入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试点,去年全市煤及煤相关产业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90%,占全部税收的73%,占城镇就业岗位的60%,“双轮驱动”让七台河走上转型之路。

记者在七台河鲁龙、龙洋、宝泰隆等煤化工企业都看到一张煤炭循环经济框架图,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这张图是工厂的生产流程:原煤经过炼焦后产生了煤气和煤焦油,其中煤气与从空气中分离出的氧气用于生产甲醇;煤焦油与甲醇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氢气用于制造轻质燃料油、石脑油和沥青;从空气中分离出的氮气用来干熄焦,干熄焦产生的蒸气则与洗煤产生的煤矸石、煤泥用于发电;电厂产出的粉煤灰作为建材的生产原料,余热用于住宅小区的供暖。这样一个循环生产工艺让煤炭市场价值提高至少4倍,以前最为头疼的碳化物、硫化物等污染物也被利用起来。

七台河在建和拟建的项目都把着眼点放在能否实现煤炭经济循环上,目前已经形成了煤炭—焦炭—化工、煤炭—电—建材两大煤炭精深加工产业链。全市正在全面推进以优质焦煤、优质焦炭、煤化工、电力、新型建材五大基地建设为主要内容的煤电化基地建设。

七台河除了煤炭并无其他替代矿产资源可利用,而且区域面积较小,发展空间有限。这也迫使七台河将另一个轮子定位在发展木制品加工产业上,走出一条“借木代煤”煤城转型发展路子。

七台河市位于黑龙江东部中心地带,与牡丹江、佳木斯、鸡西、绥芬河等城市距离在2小时经济圈内,而这些城市具有较为丰富的林木资源和边贸口岸。七台河正是看准自身的区位优势,巧借其他区域的林木资源发展木制品加工产业。

为引导七台河木制品产业加速发展,七台河市规划建设总投资25亿元的木制品园区,园区将包括产品展示、木制品加工、木材交易市场、物流中心等。园区建成后预计可实现营业收入10亿元,上缴利税1.5亿元,并可以直接提供数千个就业岗位,使原来的“矿工”摇身一变成“木工”。

目前,七台河市木制品加工企业已经从最初的50余户发展到100余户,扶持培育了双叶实木家具、森帝橡木酒具、家和实木门等一批国内外知名品牌。全市木制品经济总量占全市非煤工业经济总量的20%,是替代产业中基础最好、发展最快的产业。

七台河的木制品加工产业之所以发展得好,是他们将周边地区木材和境外木材“巧借”到七台河,加工后再将成品返销到周边地区和境外。一进一出看似不起眼,但利润却是成倍增加。尤其是近年来周边地市棚户区改造、小城镇建设、保障房建设等项目的实施,使七台河的木材加工业获利颇丰。继以木代煤后,七台河正在积极谋划绿色食品产业的发展,使之成为继木材加工产业之后的又一转型载体。

本文来自经济日报,本文观点不代表石墨烯网立场,转载请联系原作者。

(0)
石墨烯网石墨烯网
上一篇 2013年7月30日 09:42
下一篇 2013年8月1日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
客服

电话:134 0537 7819
邮箱:87760537@qq.com

返回顶部